氢医学2008年以后陆续传入我国,也成为我国在医学、健康、植物、能源等领域的重要研究与应用学科。率先研究的学者除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以外,素有学术领域成就最高的两院院士也纷纷发表论文,参与实践,将氢医学、氢农学、氢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院士往往是一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大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院士数量是体现其学术地位的标准。
吴孟超 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氢气医学研究的学术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有7名院士,曾经发表过氢气医学研究论文的院士就有3位,分别是吴孟超、王红阳和夏照帆院士。 世界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解放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院士发表的氢医学研究论文: Sun H1, Chen L, Zhou W, Hu L, Li L, Tu Q,, Chang Y, Liu Q,, Sun X, Wu M, Wang H. The protective role of hydrogen-rich saline i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in mice. J Hepatol. 2011Mar;54(3):471-80. 王红阳 院士 著名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信号传导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王红阳院士在国际上最早发表氢气治疗肝硬化的研究成果: Sun H1, Chen L, Zhou W, Hu L, Li L, Tu Q,, Chang Y, Liu Q,, Sun X, Wu M, Wang H. The protective role of hydrogen-rich saline i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in mice. J Hepatol. 2011Mar;54(3):471-80. 夏照帆 院士 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全军烧伤整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烧伤急救中心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夏照帆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氢复苏的概念: Zheng XF, Sun XJ, Xia ZF. Hydrogen resuscitation, a new cytoprotective approach.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1 Mar; 38(3):155-63.doi: 10.1111/j.1440-1681.2011.05479.x. Qiu X, Li H, Tang H, Jin Y, Li W, Yu Sun, Ping Feng, Sun X, Xia ZF. Hydrogen inhalation amelior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mice. IntImmunopharmacol. 2011 Dec;11(12):2130-7. Qiu XC, Jin YC, Sun Y, Luo PF, Fu JF, Chen B, Xia ZF. Effect of hydrogen-rich saline on blood pressure and antioxidant ability of lung tissue in scalded ratsfollowing delayed resuscitation. Zhonghua Shao Shang Za Zhi. 2010 Dec; 26(6):435-8. 王忠诚 院士 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2001年荣获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2009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忠诚院士发表过氢气治疗脑外伤的研究成果: Hou Z, Luo W, Sun X, Hao S, Zhang Y, Xu F, Wang Z, Liu B.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and cognitive deficits after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rain Res Bull. 2012 Sep 1; 88 (6):560-5. 钟南山 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中央领导保健医生,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会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的科研团队,目前正在开展氢气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多个项目的研究。 早在2016年4月,世界胸科大会“氢分子医学与肺部疾病”卫星会在上海召开,钟南山院士担任会议主席。钟南山院士指出:氢气治疗属于病因治疗,不是对症治疗,是从疾病发生的根本上解决问题。氢气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对此很期待。而在抗击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钟南山更是首次将氢医学(氢氧吸入疗法)引入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过程中。不仅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推动将氢医学正式写入了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式(第七版)》中,并且向欧洲、美国等国家大力推广。“氢氧疗法”在钟南山建议下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倪嘉缵 院士 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深圳大学生命及海洋学院名誉院长。 2017年深圳大学“介孔生物应用与纳米气体治疗专题讲座”上,倪嘉缵院士作了以“气体分子的生物效应”为主题的报告。 王振义 院士 世界著名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开创者之一。在国际上首创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5月,王振义院士在深入了解氢气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后指出:氢气对人体没有毒性,能改善患者身体,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闻玉梅 院士 著名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开放实验室学委会主任。 在“2016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上,闻玉梅院士对氢气成为一种新的医学干预手段高度评价, 寄予厚望。 廖万清 院士 著名皮肤病学、医学真菌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文职中将;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廖万清院士为《分子氢与健康》一书作序,对氢气生物医学效应的发现予以高度评价。 汤钊猷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外科学家汤钊猷,对于将氢气用于癌症的防控方面比较看好,不仅亲自为《氢气控癌》一书作序,更对氢医学给予了高度评价,“我确信氢气有一定的控癌作用。” 丁文江 院士 著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2019年1月份成立交大氢科学中心之后,丁院士将自主研发制成的镁基储氢新材料应用到医美、保健领域,而这是一件极富创新和极高社会价值的科技成果转换。 孙颖浩 院士 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泌尿外科学会、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亚洲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泌尿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泌尿外科青年学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临床专业组终审评委。担任2008年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主席及2009年国际泌尿外科大会主席。 刘灿荣 院士 相较于其他院士,刘灿荣院士比较“特殊”,因为刘灿荣先生不是中国的院士,而是美国自由基生物医学学会院士。国立台湾大学农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研究暨综合医院临床病理科,研发部负责人(美国临床生化学院院士),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高级医技中心暨临床科学系终身职正教授,私立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癌症中心转译研究室顾问教授,美国自由基生物医学学会院士(亚洲首位)。 曹义海 院士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 曹院士也很特殊,聊起“氢气与癌”这个话题时,曹院士脱口而出“气死肿瘤”。这个形容非常有趣,吸氢显然不属于大规模杀灭肿瘤的疗法,但却能达到如同游击战的“积小胜为大胜”的策略,往往从改善肿瘤病人的睡眠、胃口、精神状态开始,让病人有了较好的状态,这个时候癌细胞就不那么好欺负人了,它屡攻屡败,也就被“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