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机理的基本点是通过磁场对机体内生物电流的分布、电荷的运行状态和生物高分子的磁距取向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生物效应和治疗作用。宋代《济生方》有用真磁石棉裹塞耳治耳聋之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有用吸铁石加一些药物制成药膏敷贴治疗诸疮肿毒之论述。本法具的镇痛、消肿、消炎、镇静等作用。主治多种内外疾病。本法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磁是人类生存的要素之一,人类无时无刻不受地球磁场的作用与影响,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场,和空气、水、阳光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人在磁场作用下,相应形成了人体自身的磁场,据测定,人体心、肺、大脑、肌肉和神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微磁场。
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完成太空实验回到地球,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骨钙流失、心悸、内分泌紊乱、失眠、便秘、脾气暴躁等一系列疾病症状。回到地球后,很多症状不治自愈。于是科学家就把这种疾病命名为"太空综合症",也叫"缺磁综合症"。如果人远离地球磁场,或者说人处于地球磁场的微弱状态,会导致多种疾病,提前老化,甚至缩短生命。
磁场疗法,又称“磁疗法”、“磁穴疗法”,是让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使磁力线透入人体组织深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磁疗的作用机制是加速细胞的复活更新,增强血细胞的生命力,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纠正内分泌的失调和紊乱,调节肌体生理功能的阴阳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采用磁疗治病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80年,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磁石、雄黄、曾青、丹砂、白矶)服之,口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东汉《神农本草经》一书亦载有“磁石味辛性寒,主周痹、风湿、肢节肿痛,不可持物”。南北朝陶宏景认为磁石有“养肾脏,强骨气,益肾除烦,通关节,消痛肿”等治疗作用。唐代医家孙思邀在《备急千金要方》载有治金疮用“磁石捣末敷之,止痛断血”。明代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用磁石治病也作了比较全面和详尽的记载。外国应用磁疗也较早,公元200年曾有用磁石作泻药的记载。公元450年希腊曾有手握磁石治疗痛风的报告。公元1000年阿拉伯人用磁石治疗肝病。16世纪瑞士人用磁石治疗脱肛、浮肿等疾病。以后相继出现磁带等磁疗器械。20世纪50年代曾有用磁性降压带治疗高血压及神经衰弱等报道。1961年第一次国际生物磁学会议后,产生生物磁学这一边缘科学。
旋磁功效:
1.磁场有镇静与改善睡眠作用。磁场能有效改善睡眠,延长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
2.磁场有镇痛作用。磁场对急慢性扭伤、关节疼、神经疼、颈肩背腰腿疼、术后刀口疼有一定效果。
3.磁场有消炎作用。磁场对炎症有较好的消炎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肩周炎有一定作用。
4.磁场有消肿作用。磁场对水肿、血肿都有很好的消肿作用。
5.磁场有降压、降脂、降糖作用。磁场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降低血液粘稠度。
6.磁场有改善胃肠功能作用。对消化不良性腹泻、肠炎引起的腹泻、便秘效果良好。
7.磁场有保健作用。磁场对亚健康人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8.磁场有抗衰老作用。磁场激活了人体细胞的活性,起到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9.磁场有美容作用。磁场改善了血液循环,使人的皮肤更有弹性,老年斑、蝴蝶斑明显减少。
10.磁场有促进细胞代谢,活化细胞,从而加速细胞内废物和有害物质排泄,平衡内分泌失调。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于互联网。我们重在分享,部分文字及图片从网络转载,并未用于营利目的。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平台有侵权嫌疑,敬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妥善处理。